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一言以蔽之,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将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和系统性变革,将为中国提供和发达国家同起点、同起步的重大机遇,有利于我们适应新需求、克服新挑战、探索新思路、组织新资源、采取新举措、培育新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国家利益人类命运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愈发凸显,高温、干旱、寒潮、洪涝、台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且强度加大,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影响。面对气候变化给全世界敲响的警钟,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
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1992年,我国成为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之一;2002年,核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3年,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5年,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2016年,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并积极推动落实。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庄严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生活用能刚性增长等客观因素影响,中国单位gdp能耗较高、碳排放偏大。2020年单位gdp能耗3.4 吨标准煤,是全球平均值的1.5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6.7吨,是全球平均值的1.8倍,人均碳排放6.5吨,也高于全球4.4吨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的精准支持,我国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总体处于全球前沿,拥有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系统、最大规模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并为全球清洁能源产品的快速扩散和应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正因如此,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健康、科技等协同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向全世界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雄心和大国担当,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
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势在必行切实可行
农业既是重要的碳源系统,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减少碳源主要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来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的碳含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明确指出,农业近90%的减排份额可以通过土壤固碳减排实现。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千分之四”倡议,即将全球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平均每年提高千分之四,20年内可扭转气候变化趋势。因此,减排和固碳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特征。
具体而言,农业减排就是要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固碳就是要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和多功能性,也就是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实施路径上,一是要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排放强度;二是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开展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替代;三是要稳定和强化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是“三加强,一打造”,即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了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六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
农垦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
经过70多年的艰苦创业,农垦系统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效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标准化质量高和产业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资源资本集聚、科技支撑有力等独特优势,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减排固碳方面可以做到“全产业参与、全地域覆盖、全方位推进”。
从土地利用情况来看,2021年农垦土地总面积4.99亿亩,其中,耕地1.03亿亩,牧草地2.07亿亩,林地面积5946.01万亩,水面1164.22万亩,园地1167.63万亩,可垦荒地726.06万亩,宜林地162.54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08.52万亩,其他面积8631.41万亩。在这样广大的地域,可以充分利用耕地、牧草地、林地、园地等开展生物质固碳和土壤固碳。特别是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国土空间绿化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从产业结构情况来看,2021年,农垦经济实现生产总值9267.86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162.87亿元、3793.75亿元、3311.24亿元,占比为23.4%、40.9%和35.7%;全国农垦独立核算企业5562个,其中农牧企业(农场)1790个、工业企业1130个,建筑企业198个,运输企业391个,批零贸易餐饮企业2053个。农垦作为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同时也是农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自觉肩负历史使命、顺应时代潮流,既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相较于单一企业单一行业而言,农垦的“一二三产业并举、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模式,形成了各产业相互渗透和互补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更有优势、更有潜力、更有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叠加效应、聚合效应。
从农业产业发展来看,2021年,农垦实现农业产值2969.54亿元,林业产值103.13亿元,畜牧业产值999.77亿元,渔业产值302.50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59.83亿元;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播种面积分别为4990.39千公顷、1014.78千公顷、276.51千公顷、81.66千公顷;年末存栏大牲畜344.96万头(奶牛144.76万头),猪995.89万头,羊1084.72万只,肉类产量225.59万吨,奶类产量466.96万吨;水产品产量177.08万吨;造林面积131.4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08.24万千瓦,其中大中型农用拖拉机23.81万台。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2021年发布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涉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4项,固碳增汇技术4项,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2项,这些在农垦都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和配套条件,可以率先示范推广、强化典型引路。
从综合效益来看,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稳粮增收和减排固碳可以实现双赢。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气候智慧型农业(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csa),是一种既能保持农业生产能力,又能实现固碳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我国在安徽小麦—水稻和河南小麦—玉米主产区,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大面积示范应用,项目区粮食增产 5%—8%,温室气体减排 10%—25%,农田综合固碳量增加 15%—17%。农垦企业物质装备条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都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农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近年来推广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已有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方面深入探索实践、强化辐射带动,走出一条减排优先、综合固碳兼顾的路线,让绿色低碳农业成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方向,让农业碳经济碳交易成为增收增效增绿的新动能。
从垦区实践来看,不少垦区已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上主动对标对表、积极创新创优、扎实提速提效。如北大荒集团开展了“双碳”及碳汇产业“十四五”规划研究,将围绕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有机质提升固碳、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减排、草原固碳等项目,构建国家绿色低碳农业先行区、样板区、示范区。据测算,到2025年,北大荒集团将实现年固碳达800万吨,年减排1290万吨,可进行碳交易的项目总交易额可达6.1—6.4亿元。又如,海南农垦所属母山咖啡公司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降低咖啡生产、物流、包装、消费等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购买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获得了碳中和认证证书,实现“从种子到杯子”全产业链的低碳化;同时,海南农垦还将对核心热带产业的生态产品价值进行评估(橡胶林的固碳量每公顷可达 95.71 吨以上),通过对废弃矿山、老厂房厂区进行修复、腾挪、植树造林等提高固碳量,形成生态产品参与碳排放交易。再如,江苏农垦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和实施“药肥双减”行动,成功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2.86万亩;整合垦区15万亩林地资源,建设林业资源库,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碳汇林;成立新能源公司,开发垦区丰富风光资源,投资建设风能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既需要关键性技术革命,也需要社会性观念变革。相对而言,普及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农技农机农艺融合对于小农户是任重道远,对于农垦企业却是驾轻就熟。农垦企业关键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敏锐洞察“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新产业发展、节能低碳改造、碳汇建设等机遇,利用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基金(esg基金,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基金)、碳交易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加紧谋划推动相关产业相关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发挥综合优势、布局全产业链。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既做好必答题,克服怀疑观望、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等倾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又做对抢答题,防止一哄而上、顾此失彼、未立先破等倾向,避免绿色低碳转型过程采取“一刀切”“运动式”的方式导致“失速”“脱轨”,确保安全、守住底线、防范风险,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贡献农垦智慧和力量!
作者: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忠毅
【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版权问题,烦请将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版权疑问、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版权证明、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